SP2E 農場共有七個簡易網室。為什麼需要花錢建【簡易溫室】 ?
瘋饡達人的食材工夫 :勤 耕耘
回答這個問題,得從大環境 (觀音鄉的海邊) 說起。
一、先民之地理人文故事
桃竹苗沿海地區,每年要面臨強烈的東北季風吹襲,連續長達六個月以上;原本是個不利於農業耕作的環境。狹長型的觀音鄉屬沿海環境,北臨台灣海峽,強烈的東北季風形成了沙丘群; 其西北與大園鄉為鄰;因地面比東西兩側地區都稍隆起,故有許多以嶺和崙為名之地名。如過嶺、大崙、崙坪以迄海濱之大崙尾,有人稱此為大崙山脈。
【始平福音生態農場 SP2E】位處大崙山脈中段,屬新坡村的張厝 ;往西走約1.5公里就到了沙丘群。日據時期,先民從外地來開墾時,居民家屋散佈在新築灌溉池塘農田間,乃以 新埤為名 (後改名新坡)。終戰後,新坡村分為靠北端農業區的張厝和南端市集居民為主的新坡街上。早期新坡村為全鄉最大之市集。
記得1940年代,陪媽媽徒步三公里路,爬過一大段的【沙丘】,才能抵達外祖父家。長大後才知道: 外祖父居家的觀音鄉大崙尾為沙積地形,像個濱海的小盆地;它四周最高點可高達三十六公尺,因位在山崙之尾梢而得名;終戰後,大崙尾設「保障村」。
桃園縣北起蘆竹鄉海湖附近的台北縣界,南至新屋鄉蚵殼港福興溪口附近的新竹縣界,全長43公里。由於海岸線走向與盛行東
北季風風向成斜交,海岸沙丘十分發達,為台灣海岸沙丘綿延最長,最高及寬度最大的地區。(如上圖,摘自『桃園沿海瑰寶-海岸河口生態探索』一書)
早年(日據時期),觀音鄉先民為了固定沙子及農業生產,廣植林木(木麻黃為主),形成小山崙與內地防風林。防風林內有豐富的動、植物、芬多精,與台灣其他地區一般海岸防風林風沙遍地的景象截然不同。沿海岸在沙丘群建造了防風林,再加上【桃園大圳】、【埤塘】灌溉渠道等的建設,才逐漸有了水稻等經濟作物的栽培;觀音鄉海邊成了台灣的稻米產區。
二、 追逐經濟起飛的巨變
台灣經濟發展初期,中小企業興起, 開發土地作為【工業區】之用。經濟部看中桃園沿海廣大的沙丘環境 (因為農業產值低、開發成本低、靠近北部都會區等因素);在毫無環保概念之下,大舉推平沙丘型防風林,建立綿延十數公里的觀音大園工業區、貨物海運碼頭與桃園國際機場。這樣的開發, 除了大舉破壞地景、海陸生態;還造成濱海農業與人民居住環境的嚴重傷害! 過去我家祖宅周邊的竹林,受到厚實海岸防風林的保護,全年茂密;現在已經受到強勁海風直接的襲擊,很難再保持全年青翠茂密了。
近期的大潭發電廠區、環保科技園區和桃園科技園區等大開發案,更是變本加厲。美麗而多功能的海岸沙丘防風林被蹂躪得蕩然不存, 給農委會推動的【農村再生計畫】,添加很大的難度。生態環境惡化,自然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,透過有限的人為社區營造,如何使農村活化? 筆者認為政府的政策是【緣木求魚】【捨本逐末】。 大量造林, 恢復海岸沙丘型綠帶, 才是治本之道。
( 面目全非的海邊沙丘:請參閱 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86579;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YGyR6kCRaE )
三、 被迫投資興建【簡易溫室】
非常明顯地,桃園縣沿海地區的空氣汙染,十分嚴重。 SP2E農場近觀音海濱; 又正好座落在兩大火力發電廠 (林口、大潭) 之間,再加上緊鄰觀音大園工業區(工廠以傳統化工產業為主)。只要電廠開爐,環保署的觀音監測站馬上反映出來,監測值馬上上升。 我以【彩色海芋】的栽培品質,作為生物性汙染指標,也很容易察覺出現有環境對精緻農業危害的端倪。
如此環境下(東北季風直逼 + 空氣汙染),退而求其次的作物栽培法就是【設施農業】。意思是說,使用設施來減少酸雨與海鹽帶來的危害。很遺憾,設施農業不是一種永續經營的長久之計;設施切割了大自然土壤環境的連續性,對自然生態環境與土壤的可持續性是個大殺手。
SP2E 三公頃的農場內,設施佔用三十分之一。您認為還可以勉強接受嗎? 君不見近年來台灣農政當局大力在推廣【設施農業】,說這是【現代農業'、精緻農業、科技農業......】等美名,其實此舉和使用農藥造成的生態破壞,可以說是【五十步笑百步】,相去不遠 !
總之,看倌可別罵我不重視環保、永續,不得已也! 謹此敬告諸親友,敬請原諒是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這是一個交流"天然農業"的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