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

為什麼需要花錢建【簡易溫室】 ?



SP2E 農場共有七個簡易網室。為什麼需要花錢建【簡易溫室】 ?

瘋饡達人的食材工夫 :勤 耕耘
回答這個問題,得從大環境 (觀音鄉的海邊) 說起。
 一、先民之地理人文故事
     桃竹苗沿海地區,每年要面臨強烈的東北季風吹襲,連續長達六個月以上;原本是個不利於農業耕作的環境。狹長型的觀音鄉屬沿海環境,北臨台灣海峽,強烈的東北季風形成了沙丘群; 其西北與大園鄉為鄰;因地面比東西兩側地區都稍隆起,故有許多以嶺和崙為名之地名。如過嶺、大崙、崙坪以迄海濱之大崙尾,有人稱此為大崙山脈。
    【始平福音生態農場 SP2E】位處大崙山脈中段,屬新坡村的張厝 ;往西走約1.5公里就到了沙丘群。日據時期,先民從外地來開墾時,居民家屋散佈在新築灌溉池塘農田間,乃以 新埤為名 (後改名新坡)。終戰後,新坡村分為靠北端農業區的張厝和南端市集居民為主的新坡街上。早期新坡村為全鄉最大之市集。
    記得1940年代,陪媽媽徒步三公里路,爬過一大段的【沙丘】,才能抵達外祖父家。長大後才知道: 外祖父居家的觀音鄉大崙尾為沙積地形,像個濱海的小盆地;它四周最高點可高達三十六公尺,因位在山崙之尾梢而得名;終戰後,大崙尾設「保障村」。


      桃園縣北起蘆竹鄉海湖附近的台北縣界,南至新屋鄉蚵殼港福興溪口附近的新竹縣界,全長43公里。由於海岸線走向與盛行東
北季風風向成斜交,海岸沙丘十分發達,為台灣海岸沙丘綿延最長,最高及寬度最大的地區。(如上圖,摘自桃園沿海瑰寶-海岸河口生態探索』一書)
    早年(日據時期),觀音鄉先民為了固定沙子及農業生產,廣植林木(木麻黃為主),形成小山崙與內地防風林。防風林內有豐富的動、植物、芬多精,與台灣其他地區一般海岸防風林風沙遍地的景象截然不同。沿海岸在沙丘群建造了防風林,再加上【桃園大圳】、【埤塘】灌溉渠道等的建設,才逐漸有了水稻等經濟作物的栽培;觀音鄉海邊成了台灣的稻米產區。

二、 追逐經濟起飛的巨變
    台灣經濟發展初期,中小企業興起, 開發土地作為【工業區】之用。經濟部看中桃園沿海廣大的沙丘環境 (因為農業產值低、開發成本低、靠近北部都會區等因素);在毫無環保概念之下,大舉推平沙丘型防風林,建立綿延十數公里的觀音大園工業區、貨物海運碼頭與桃園國際機場。這樣的開發, 除了大舉破壞地景、海陸生態;還造成濱海農業與人民居住環境的嚴重傷害! 過去我家祖宅周邊的竹林,受到厚實海岸防風林的保護,全年茂密;現在已經受到強勁海風直接的襲擊,很難再保持全年青翠茂密了。
   近期的大潭發電廠區、環保科技園區和桃園科技園區等大開發案,更是變本加厲。美麗而多功能的海岸沙丘防風林被蹂躪得蕩然不存, 給農委會推動的【農村再生計畫】,添加很大的難度。生態環境惡化,自然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,透過有限的人為社區營造,如何使農村活化? 筆者認為政府的政策是【緣木求魚】【捨本逐末】。 大量造林, 恢復海岸沙丘型綠帶, 才是治本之道。
( 面目全非的海邊沙丘:請參閱 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86579;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YGyR6kCRaE )

三、 被迫投資興建【簡易溫室】
     非常明顯地,桃園縣沿海地區的空氣汙染,十分嚴重。 SP2E農場近觀音海濱; 又正好座落在兩大火力發電廠 (林口、大潭) 之間,再加上緊鄰觀音大園工業區(工廠以傳統化工產業為主)。只要電廠開爐,環保署的觀音監測站馬上反映出來,監測值馬上上升。 我以【彩色海芋】的栽培品質,作為生物性汙染指標,也很容易察覺出現有環境對精緻農業危害的端倪。
    如此環境下(東北季風直逼 + 空氣汙染),退而求其次的作物栽培法就是【設施農業】。意思是說,使用設施來減少酸雨與海鹽帶來的危害。很遺憾,設施農業不是一種永續經營的長久之計;設施切割了大自然土壤環境的連續性,對自然生態環境與土壤的可持續性是個大殺手。
   SP2E 三公頃的農場內,設施佔用三十分之一。您認為還可以勉強接受嗎? 君不見近年來台灣農政當局大力在推廣【設施農業】,說這是【現代農業'、精緻農業、科技農業......】等美名,其實此舉和使用農藥造成的生態破壞,可以說是【五十步笑百步】,相去不遠 !
  總之,看倌可別罵我不重視環保、永續,不得已也! 謹此敬告諸親友,敬請原諒是禱。

     

萬事起頭難: 除草

Organic Farming is not an easy job in subtropical region, such as Taiwan!  Weeds are friends! 
有機農作,與雜草奮鬥就夠你辛苦。 SP2E 農場 位處亞熱帶的台灣西海岸邊,屬丘陵地。土壤長期雨水沖刷,有機質很少,黏性高的紅土。貧瘠中很難長出肥美的菜蔬;即使如此,豐富的雨水與偏高的氣溫,加上超過三百天的艷陽天,雜草還是欣欣向榮。
從事作物的栽培,【除草】工作似乎是永無休止。




(上圖) 下種4週的玉米田
  1. 上帝為什麼要創造【雜草】?
  2. 誰能將雜草變成蔬菜,頒發【農業革命家】頭銜給他!
不用{殺草劑】【雜草抑制蓆】,讓土地健康些;要付代價卻不少 ! 你願意嗎? 
來參訪的親友都說: 讚 !  周圍的農業朋友卻都說 NO !  立場鮮明,想法各異,我夾在其間。
我毅然決定 : 為了永續,趁我老骨頭還能撐得住的時候,善待母親大地吧 !
小弟發現 : 作物種類繁多,玉米一枝獨秀 (我是說能與雜草一拼長短高下的) ! 
我就每隔10天種下一批玉米;這樣,全年每天都有玉米產出 (而且是淨土出來的)。 
真棒,始平農場樂意分享,歡迎讀者來品嚐。 (期待如此產出的下一個作物 : 番茄)。

2013 緬甸之行


2013年二月,與扶貧計畫的頭目,外加一個翻譯(牧師身分),破曉時分就搭船從仰光出發。順伊洛瓦底江而下,預計五個多小時可達緬泰邊界的少數民族部落。我的責任是提供扶貧計畫中【香蕉栽培試驗】的籌備方案,包括選定參與的農民、試驗工作的支援體系等 工作。籌備工作順利,而且還欣賞河流兩岸美麗無比的風光。這張照片是特有的風光之一 : 民間信仰的【蛇廟】;民間貧苦,廟宇卻金碧輝煌。

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

SP2E farm 的簡介與願景

始平福音生態農場 [SP Evangelical and Ecological Farm] 簡稱為 SP2E farm
從名稱上可以顯示我們經營的主旨是: 建造一個深具生態特色的農業活動環境,提供作為休閒活動、欣賞自然景觀、與人分享福音(好消息)的平台。
生態特色指的是生物多樣性。期望在約3公頃農場範圍裡, 有水域濕地、旱地大約各半,好讓植物和動物的種類達到最大值。也希望留有足夠空間,屬於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景觀區;成為野生動植物的避難所。期望建造成為既有現代化有機農業活動,又不失其野趣的場域。
 SP2E farm 從2011年春天成立。原是一片耕耘半個世紀的水稻田;休耕政策下,該土地已經休耕15年,成了野草蔓生的丘陵地。2012整理出1.5公頃的水域,栽種大賀蓮和睡蓮;讓桃園大圳的灌溉水,順勢流經所有蓮園。荷花田具有調節微氣候、美化環境、淨化水質、涵養水生動植物等多元功能的。由於農場位處台灣西北部濱海區,針對(在大潭和林口兩個火力發電廠之間;受到燃煤熱氣和630公頃工業區工廠廢棄排放到空中的影響) 雨量很少、空氣汙染(酸雨)、東北季風很強、桃園航空噪音等客觀因素,2013年我們開始大量植樹,以期藉此改善環境。我們自己培育所需的樹苗,並親手一株一株種下去。半年多以來完成約有700公尺長的防風林、約有2500平方公尺的草坪;正著手建造3500平方公尺的小森林。